查看原文
其他

开了开了!成都的秋天,香!

成都发布
2024-10-18


桂花香一起这座城便有了秋意桂花,浓如酒,甜如蜜人从花下过,花香沾满衣歌里唱道,“深秋嫩绿的垂柳轻吻着我额头”成都的秋色不是苍凉寂寥是润泽而芬芳因为有水,有绿,有花香“我言秋日胜春朝”

成都第一波桂花终于姗姗来迟,竞相开放而接下来的整个秋季成都还将迎来菊花、芙蓉等花卉这些花卉将装点成都的大街小巷为这座城市带来千年不变的诗意与浪漫


蓉城,以花为名从西汉扬雄记载的“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到诗圣杜甫为“花重锦官城”而倾心再到后蜀孟昶在成都遍植芙蓉这座城市与花的缘分,亘古不变今天,跟着小布一起领略成都被繁花渲染的秋色↓↓


闻桂

秋色艳湖滨,桂花香满城

桂花,在成都香了两千多年。根据资料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应用桂花的国家,历史长达2000多年。桂花原产于我国西南,在《中国植物志》中,桂花的植物正名便是木犀,因其叶脉形如“圭”字而被称为桂、圭木等,又因其木纹理如犀因此得名“木樨”。成都自古广植桂树,桂花颇为闻名。
桂花,曾经还成为这座城市的一种商业景观。宋代时,成都形成了独特的“十二月市”,其中八月便是桂市。《成都古今记》记载,宋代成都每年的八月举行桂花会,卖桂花、买桂花、赏桂花、吟桂花,成为一时盛观。

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写下了许多诗篇赞颂桂花之美。曾在四川任职的陆游写道,“重露湿香幽径晓,斜阳烘蕊小窗妍。何人更与蒸沉水,金鸭华灯恼醉眠”。蓉城润泽多雨的秋天,让桂花香都带上了一点水气,让诗人流连。
清朝道光年间,在新都任职的姚骞也有诗《桂湖》:“秋色艳湖滨,桂花香满城。香风吹不断,冷露听无声。扑面心先醉,当头月更明”。这便说到了如今的一处赏桂名胜——新都桂湖。
若要在成都找一处桂花极繁茂处,那新都桂湖当属翘楚。桂湖的历史可上溯到隋代,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新都县城筑城墙取土,沿城墙内侧形成凹地,遂建湖池园林,并设接待来往官员的驿馆亭于此,因地处县城之南,故命名南亭。初唐时期,在新都县尉、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等人的经营之下,南亭逐渐发展成为一处衙署园林。宋代,南亭改名为“新都驿”。每年桂花盛开时,新都桂湖畔的绿枝间便层层叠叠地挂着沉甸甸的金桂,散发出的香气“数里醉人心”。
说起桂湖的桂花,就不得不说明代三才子之一、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写下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杨慎(杨升庵)。据《成都市志·园林志》记载,新都驿距离杨升庵的家宅很近,他不仅“沿湖遍栽桂树,间尝游憩其中”,还与诗友于此唱和。明正德十年(1515年),27岁的杨升庵写下诗歌《桂湖曲送胡孝思》:“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从此,这里有了一个诗意的雅号——桂湖。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知县张奉书重修桂湖胜迹,并在湖上建升庵祠,奠定了今天桂湖的基础。


桂花花朵不张扬,香气却让人意犹未尽。每到秋天,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桂花的香甜,到处都是pong香pong香的。


赏菊

沉沉百尺涌寒泉,绕砌黄花色更鲜

桂花开后,便有丛菊绽放。菊,苦香,清瘦,历来与文人高洁自许的人格紧密联系。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屈原,采菊东篱下的陶潜,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文人咏菊,大抵是以花自况,心存高远。
农历九月又有一个别致的名字——菊月。关于菊花最早的记载,见于先秦古籍《周礼·秋官》《礼记·月令》。而在成都,菊花种植最早可追溯到汉朝。蜀郡守文翁所建的石室书院内,就曾发掘出菊花浮雕。宋人景焕撰《牧竖闲谈》记载:“蜀人多种菊,以苗可采,花可入药,因旧悉植郊野。”在成都生活了6年的陆游,也曾在大邑游玩时写过与菊花相关的诗, “大邑知名杜叟诗,山中仍值菊花时”。


成都与菊花的“缘分”不仅于此。明洪武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十一子朱椿为蜀王。十年后,朱椿就藩成都,入主蜀王府。王府花园中有一眼井,原名为桔井。有“蜀秀才”之称的朱椿喜欢君子之花,所以在井旁命人遍植菊花。因这美景,来到蜀王府赏花的人们又将桔井称为“菊井”。后来,历代蜀王继承了朱椿的文人气质,大多喜欢吟诗作赋。第七任蜀王蜀惠王朱申鑿和他的孙子——第九任蜀王蜀成王朱让栩,更是各自写了“锦城十景”的诗。“沉沉百尺涌寒泉,绕砌黄花色更鲜。九月盛开如栗里,三秋正茂近壶天。”“入镜灵漪江夏色,御风神冽洞庭香。翁源菊涧成虚语,几度临风寿羽觞。”这,正是十景之一的“菊井雅香”。


当年,秋菊盛开之际,恰逢秋闱科考举人放榜时节。中榜的举子在满城菊香中踌躇满志,憧憬会试、殿试的金榜题名。无论是否有缘见识蜀王府中的菊井秋香,蜀中人都爱在秋风送爽,金菊飘香的日子里走亲访友。
到了清末,成都已有众多花农种植菊花。民俗专家刘孝昌提到,那时成都三洞桥、东郊,还有龙爪堰地区有不少花农,光三洞桥周边的菊花花农就有20多户。而其中最有名的花农当属《成都通览》中提到的朱懋先,此人曾经种植过上万株菊花,品种上千,如深紫、墨紫、金红、朱砂香菊等。这些菊花成为后来人民公园菊展中名贵品种的来源。


忆芙蓉

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围绕几千株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诗人笔下,秋天的一草一木皆有深情,其中,不能不说的便是成都的市花——芙蓉。芙蓉花又叫木芙蓉,在四川、云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均有分布,而以成都一带栽培最多,历史最为悠久。五代时,后蜀王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喜爱芙蓉花,于是孟昶命人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树。自此,每年秋天,成都便被锦绣的芙蓉花簇拥起来,也因此得名“芙蓉城”“蓉城”。


其实早在唐代,成都就大量种植芙蓉了,长居成都的女诗人薛涛就有诗句“芙蓉新落蜀山秋”。薛涛亲自设计和督造的薛涛笺,就是由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作而成,被誉为唐代名笺纸。明朝何宇度《益部谈资》说:“蜀笺古已有名,至唐而后盛,至薛涛而后精。”南宋记录各地地理风物的专著《方舆胜览》对此也有记载,按此推理,五代以前,成都市区就已有数量不少的芙蓉树了。
唐代诗人张立在《咏蜀都城上芙蓉花》中写道:“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其中“坤维”指的是“西南”,也就是代指成都,四十里秋日芙蓉的连绵景象让人叹为观止。清人张怀溎的《后蜀杂事诗》则更为生动:“护花帏幄一重重,煊染秋光分外浓。笑指此城真是锦,女墙十里种芙蓉。”


一到秋天,赏芙蓉是成都人必备的仪式感。从时序上讲,芙蓉花算是这个城市一年里最晚开放的花,“开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说的是芙蓉花期长,正如苏东坡所说的“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一扬二益古名都,禁得车尘半点无。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围绕几千株。”清代诗人杨燮写下《锦城竹枝词》一诗,也展现了芙蓉花开锦官城的美景。在诗人笔下,芙蓉不同于菊花,她开得繁盛,开得壮丽,动辄“四十里”“几千株”,在艳丽之外,更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千百年来,芙蓉花遍植成都大街小巷,装点着城市,走进万千市民的生活,成为成都的一张名片。



“十二月里香不断锦城自古多繁花”当前,成都桂花开正盛整个秋天,亦有花相伴秋天的成都有花香,有诗意,有浪漫气候不冷不热何不伴花出行赏尽无边秋色?





推荐阅读>>



成都交警最新提醒:今日不限行!早晚高峰交通压力较大首次!“成都造”飞行汽车完成公开演示飞行○政企面对面!发现痛点,实地协调解决问题→○财政部重磅发布!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即将推出



策划/文案丨郑然 黄璟煜

综合成都方志、方志四川、成都日报等

图据雨馨、陶轲、王勤等

成都发布编辑 | 黄璟煜

点点在看,点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